找到相关内容442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律学研究的方法论检讨——以弘一法师为例

    摄善法、摄众生三聚净戒;将心止于诸法唯识即是定;观照缘起即是慧。这三学圆融互摄,随便一种就含摄其余的两种。三聚净戒也是大乘圆融行,互相含摄,用此推论,对于小乘戒也可圆融无碍。这正合乎中土学人对大乘佛教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673999.html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是事实。我原以为这是有基本共识的,所以把重点摆在了般  若论式上。今既有此质疑,我乃有必要略作说明。我对般若理  解大体上承袭着牟宗三先生的看法,亦即「以荡相遣执的精神  来作用地观照缘起法」,所以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葛婉章:笔绘唐卡的保存传统与发展(2)

    织物也要先上一层含胶白粉,有助于补强作用。补强技术也很重要,若运用过度,会有颜料变黑的后遗症。  4.扭曲变形画布─湿化风干处理  目测同样无法观照画布扭曲变形的全貌。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使用「纵射光」﹝...

    葛婉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674045.html
  • 元代临济禅系的弘传——从原妙到元长(1)

    至“正睡著时,无梦无想,无见无闻,主在甚么处”一语,原妙便无言以对了。于是,祖钦让原妙放下驰心,伹只饥来吃饭,困来打眠,等到一觉睡醒之后抖擞精神,去观照主人公毕竟在甚处安身立命。由是原妙援此疑参究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174086.html
  • 圆觉经管窥(八)─普眼菩萨章之一

    观照自心,日久月深,功用纯熟,而一旦豁然贯通,顿悟此心,朗然虚静,寂灭真境,一昧平等,本无行之可修,亦无果之可证,故曰无修亦无成就。(圆觉普照,寂灭无二者)由自己心迹已泯,惟有妙明觉性,圆照法界;普照,...

    何金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274088.html
  • 永恒生命的探讨

    忧,但这是消极而有限度的,对同类才会引起  同情,而且偶然的感动罢了。忏悔是反省的工夫,严肃而虚  心地时时观照分析,不让七情盲撞,但可独善,不能利他。  单纯清新的情绪是美感,当远隔利害,离开经验...

    巴怡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474093.html
  • 天台化法四教“三藏教”之研究──以《教观纲宗》为架构(1)

    52]三藏教的菩萨根性修事六度行,其对于饮食、衣服、田宅等的外财布施,以及舍身饲虎的内财布施,都能无所贪恋,所以称“事行强”;但仅从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角度观照真理,只能制伏所起之惑,而使之一时不起,...

    正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15874441.html
  •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有关地理、路线、及其意义之探讨

    之大悲,才能运用无限之大智,来观照人群社会。此时,个人所享受到  的为道统之美,为空灵之美,为充实之美。华严法会与善财之参学,是菩萨享受牺牲的典型。  也是理想人生的崇高境界。  贰、玄奘大师之游学 ...天下为公之大同社会。  就以个人来说,不但可以不受感情之桎梏,也能使理性得到升华。没有私欲之蔽障,没有生死  之烦恼,然后才有超拔之大悲,才能运用无限之大智,来观照人群社会。此时,个人所享受到  的为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020674457.html
  • 学佛旨趣(下)

    好恶来决策,或是只听到一面的声音,就做了错误的决策,却往往因此而带来了自己或苍生的重大灾祸。我想,小自个人的修身齐家,大至君子的治国平天下,如果能少分或多分体会得“缘起”至理,多面向地观照因缘,兼顾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774740.html
  • 《中观精要》意趣蠡测——佛学大师更敦群培精神境界发凡

    以其般若智慧所观照之诸法均系因缘所成、故无独立的、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事物的自我主宰、自我存在性之表征,因此,对于毕竟空性,可以从人们对于因果法则的认知态度上予以把握。   要理解如幻有与毕竟空之间的关系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274924.html